股票杠杆开户 番禺珠宝四十年:恋歌与新曲|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今日阻力方面关注双顶压力位2476一线,其次是2485和2493两个阻力节点,更上方阻力点不变,还是2500整数关口和日线误差带上轨2517。支撑方面关注日内低点2455和2450形成的支持范围,更下方依次参考2440和2430做为支撑节点。整体来看刘铭诚认为黄金价格处于高位盘整阶段,今日可以参考2476位置当做第三次顶部轻仓尝试空单,这是常规的操作思路。若向上突破2476位置则需要调整思路,等待回撤接多单看涨2485-2495区域。黄金策略:反弹触及2476做空,2481补仓空单,止损2486,目标2465-2455,下破持有;若先回撤2460-2458区域做多,止损2453,目标2470-2475;(备选策略;1、若突破2476阻力,回撤2472-70区域做多,止损2365,看涨2485-2495;备选策略2、高位挂2515空单,损2525,阶段目标2480-2460,下破持有)

专栏作家John Kemp本周报道称,石油交易商已连续五周净卖出原油期货。截至8月6日,机构交易员在这6种合约上的净头寸已降至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自7月初以来,交易员的石油头寸减少了3.72亿桶油。

编前语:广东珠宝行业一直以来都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当前广东珠宝产业正从传统加工制造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如何借力各产业集群间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业定策、因城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南方+近期启动广东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走访调研,走进生产和市场一线,观察市场新变化和行业发展新趋势。首站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广州番禺,在这个一度被外界视为“世界珠宝制造之都”的地方,所散发的魅力,凝聚的力量,经历的阵痛,转身的蝶变,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南方日报2024年10月18日专版报道

恋歌——昔日之辉煌

广州番禺区大罗塘镇一栋营业楼的二层,几十名工人正在此起彼伏的打磨声中忙碌着。

如果不是非常近距离地凑到工作台前或者用放大镜看,那么很难看清楚他们精切打磨的过程中时不时拿起来端摩的,是一颗颗比米粒还小的彩色宝石。高频的低头打磨、抬头观摩,更像是工人的眼神与手指在空气之间的一次次无声交流。

就是这样一个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目测均不过30米的地方,如今却运转着全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宝石精切工厂。其创始人刘文辉甚至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他的工厂规模,可以排到全国第一。

如果将时间拉回至刘文辉刚入这一行时,这样的规模,还不及当时工厂的十分之一。

刘文辉的彩色宝石精切工厂内,工人正在打磨彩色宝石

展开广州番禺珠宝产业发展的历史长卷会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番禺的珠宝产业就已初具规模。

彼时,全球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需求持续增长,一直对接国际珠宝业务的香港珠宝产业,因人力成本高昂和场地受限等因素,面对来自欧美的批量订单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香港珠宝厂商纷纷选择北上,落户珠三角。与香港一江之隔的番禺,因地缘相近、语言相通,厂房、劳动力费用低廉等优势,成为承接境外珠宝产业转移的第一站。

在香港老手工艺人的传帮带下,番禺珠宝的镶嵌工艺,尤其是复杂的花式镶嵌工艺,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水平,番禺也从只有4个经营资格的金银加工牌照公司发展成拥有数百家珠宝加工厂的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集群,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世界珠宝,番禺制造”的声名,也是从那时传向全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番禺珠宝不断向上攀升,持续吸引国际珠宝厂商前来投资设厂,逐步形成了集原材料贸易、贵金属加工、钻石加工、珠宝加工设备提供、贵金属回收、首饰包装等不同类型上下游企业及配套服务业在内的完整价值链条产业系统。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番禺集聚的珠宝加工企业超过100家,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业产业集聚的重要中心之一,番禺的珠宝首饰加工产品份额占据了当时全球市场的三成。

彩色宝石精切工作台上摆着切好的彩色宝石

“1999年我进工厂的时候,厂里已经有2000多名工人了。最高峰的时候,工人一度超过7000人。”在刘文辉的记忆中,那时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金属焊接的味道,耳边不时传来敲打和切割的声音,在番禺区市桥与祈福新村之间,几平方公里的大罗塘片区,星罗棋布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珠宝制造工厂。

时间来到21世纪。2000年的番禺,已自然聚集形成了市桥、大罗塘等数十个珠宝首饰加工制造集聚区。到2009年前后,番禺连同配套企业约有250家,从业人员5万人以上,形成多个工业区,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名副其实的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业基地。

这一时期,番禺珠宝产业集聚开始转型升级:从早期的来料加工为主的外向型集聚进入到内外兼顾发展的综合性产业过渡阶段;企业“回航”国内市场,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从B2B向B2C转型,开始了面向国内市场的线上线下综合业务;呈现以外资企业为主力、民营企业并进的多元化发展;从“特色工厂品牌”的生产模式转型到“品牌工厂”再到“珠宝品牌”,“番禺制造”逐步转向“番禺智造”。

刘文辉的脚步,也趁着番禺珠宝产业转型的东风,迈出了工厂。2010年,他创立自有彩宝品牌“米莱珠宝”,当年就借助淘宝等电商平台大放异彩,并在2015年成功并入一家上市公司。

2021年,刘文辉创立诚好珠宝,开始做红蓝宝石精切业务。如今的他,带着近百人的团队,创造了行业内“遥遥领先”的数据:2023年,其公司红蓝宝石精切业务在行业中占有率达到九成以上,2024年,预计在行业中占有度将超过95%。

梳理番禺珠宝产业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当初那些动辄数千工人的珠宝制造工厂,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像刘文辉经营的这些规模不大但技术创新能力很强的“小”企业,他们密布在番禺区沙湾街道和沙头街道方圆1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时刻同频共振着。而这样的产业演变路径,与番禺当地提出的从“制造”转向“智造”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番禺珠宝走过的四十余年,是中国珠宝产业风起云涌四十年的缩影,更是中国珠宝产业与世界珠宝产业交流互动的见证。

新曲——今日之境况

父辈的辉煌,能给后辈带来荣耀与光环,也能同步加重他们肩上的担子。番禺珠宝产业沉浮四十年,如今走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外部是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则是消费者观念、行为、趋势的深刻改变。番禺珠宝人正面临着难题与挑战。

当然,机遇总会伴随着挑战而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至47.15万亿元,其中,金银珠宝成为2023年各商品零售类别中增长幅度最快的品类。这一数据,某种程度上能为珠宝产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全世界范围内,珠宝贸易是限制比较少的一个产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番禺珠宝产业仍然有它的生长空间。”记录、参与、观察番禺珠宝产业多年,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丘志力下了如此判断。

而如何生长,创造出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于番禺珠宝产业而言,还需要面对多重考验。

①一代谢幕,二代如何延续?

如果说番禺珠宝四十年是第一代珠宝人的奋斗史,那么番禺珠宝的未来,正逐渐被更年轻的一代人握在手中,这是正在客观发生的事实,也是番禺珠宝产业发展的一大未知数。

“当下,产业的发展到了交接班的阶段,曾经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那批老板们退居二线,他们的二代开始慢慢接手,这就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丘志力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一,这些二代们的热情还有没有老一代人那么高?第二,现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可以媲美国际市场,但国内、国外这两个市场的经营模式、消费观念都有一定的差别,他们怎样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如何面对深圳这一国内市场最核心竞争者所带来的强大竞争压力?”

这两个问题,伴随着最近十年来番禺珠宝产业从以国际为主到国际、国内兼营的转型,一直是番禺的珠宝“二代”们攻坚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努力地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应对,如何在保留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兼顾国内市场的发展。丘志力教授形容,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一个产业的发展,人才最重要,会做事的人机会多。”广州市番禺区珠宝厂商会荣誉会长、广州市番禺区珠宝产业发展联合会执行会长吴威相信,在行业的交接班期,发挥好珠宝“二代”们甚至“三代”们的能量,对于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②制造业优势渐失,如何应对行业兴衰?

“世界珠宝,番禺制造”,这句曾经无比响亮的口号,既是番禺珠宝加冕的桂冠,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凝固的想象。

“过去世界对于番禺的认知就是一个全世界很多品牌的代工基地。作为从业者,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能把产品做好,而忽略了一些市场化的东西。”广州金瑞宝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受松说道。

残酷的现实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工厂的制造成本越来越高,番禺正逐渐丧失作为传统工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

但积淀深厚的番禺珠宝人面对优势的褪却以及市场的变化,有担忧,但却笃定。“我觉得目前面对的情况是阶段性的,如果站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来想,可能会少点焦虑。”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创办人黎志伟如是说。

“我们在珠宝的加工、设计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所沉淀。”刘受松谈到,“在‘智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是要结合好自身所积累的优势资源,放弃一些廉价的密集型劳动力以及低附加值的饰品生产和加工,思考怎样把产品往更高端化的路线去走,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还是能够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

在广州爱菲图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科看来,每个行业都会经历兴衰期,这很正常,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然后生存下去。“停留在传统会被市场淘汰,要去创新,做一些有创意、有故事、有深度的产品。”他说。

广州番禺某珠宝镶嵌企业工作间玻璃上的标语

③向上游走,路在何方?

无论是“制造”还是“智造”,前提都是要有持续稳定的货源供应。

在刘文辉的彩宝精切车间里,可以看到他用不多的空间布置了一个展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专门辟出一片区域布置的“非洲矿区”,有沙漠、有原石、有精切后装在透明盒子里的红蓝宝石。

这是刘文辉在表达自己向上游走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米莱珠宝”并入的上市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导致刘文辉“年开30店”的计划落空。这让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下游零售业务,难以实现品牌的长远发展,只有向产业链的上游进发,掌握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于是,他在2021年创立诚好珠宝,聚焦彩色宝石精切赛道,并用三年时间将其打造成这个领域的领军企业;2023年之后,他又走进非洲,寻找新矿区,开始自己定义供应链源头。

在刘文辉的目标计划里,上游的核心,就是开拓新的区域,掌握持续稳定的货源供应,重新建立原料供应链,以自己的思路,塑造适合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

而这样的目标,显然不是刘文辉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更多的从业者参与其中,逐步完善供应链,其中,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以及系统的出海战略支撑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④设计与工艺,孰轻孰重?

一件珠宝作品的面世,需要经过许多双手的雕琢。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画笔赋予了它们美丽的“容颜”,但若要将这些图纸上的美好想象转变为真实鲜活的存在,掌握精湛手工技艺的工匠就尤为关键。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匠的双手,决定了珠宝的光芒是否会被打折扣。

但番禺珠宝加工制造所面临的现状是,这些能将“想象”照进现实的工匠,正在逐渐断层。“做珠宝需要很多手工师傅,但现在入行的很少,要去市场上请一些真正有手艺的师傅,非常难。我们虽然也在培养人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力创珠宝(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文权说。

“手艺人这一块对于我们珠宝行业来讲是个痛点,特别痛的痛点。”同样作为一家珠宝制造工厂的掌舵人,广州天隆欣珠宝有限公司总监戚赓感叹道。“现在人人都跑去学设计,但实际上我认为设计师过于饱和了,现在工艺、工匠才是真正需要被推广出去的。”

由广宝监制的某艺术家的作品

⑤有品没牌,如何发挥影响力?

多年来,密布在番禺的上万个珠宝工厂,一直是众多国内外大牌身后的那个不被看见的“幕后英雄”,用机器的轰鸣声演奏他人的辉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做珠宝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吃饭。现在,我们开始更多地做文化传承,想把番禺珠宝的底蕴、把中国的珠宝文化和工艺美术展示给世界。”吴威坦言,想要这些“幕后英雄”被看见。

被看见,被记住,就意味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标识,即品牌。不过,这对于埋头于制造业的绝大多数番禺珠宝人来说,仍是陌生的课题。过去的十几年间,也曾有不少企业尝试着做品牌,但是“丢了几千万元进去之后,连‘泡’都没有冒出来”,只好“半路擦擦眼泪又回来”。

“不过,APM(知名时尚珠宝品牌)的成功证明了番禺具备做品牌的底蕴或土壤,只是我们需要更多会做品牌、做策划的人,给这个土壤再浇水,让整个行业发展得更茂盛。”吴威认为,在这条路上,企业需要引导,政府必须推动,两者缺一不可。

◎从业者说

□关于竞争力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丘志力:

番禺的珠宝精工制造举世闻名,可以和世界著名的几个中心媲美,这点毫无疑问。番禺珠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于高端珠宝制造技术的把控,以及它的管理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番禺珠宝产业仍然有生长空间。新口号“世界珠宝,番禺智造”,就是提倡利用新的智能技术进一步挖掘番禺珠宝产业的潜力,来满足国际高端珠宝市场的需求,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发展路径。

(专访链接:丘志力:象牙塔内,洞悉产业风云变化|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关于阳光化

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创办人黎志伟:

珠宝行业最基本的是诚信,讲真话,做真货,无它。信息不透明,市场会淘汰你。

广宝中心的初心和使命是构建国际珠宝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枢纽,服务和引领珠宝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阳光化。我们不只是一个产品的交易平台,还是一个行业资源的服务、交换、整合、重组、提升的平台。

(专访链接:黎志伟:站在阳光下,没有秘密|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关于品牌塑造

广州市番禺区珠宝厂商会荣誉会长吴威:

某种意义上,工厂是品牌,供应链是品牌,每个人的IP也是品牌,重点在于,我们要做有特色的品牌。做品牌的目的是让你可以找到我,我对这个东西负责。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手段,把番禺的优势更多地展示给世界,让我们的工厂从“幕后英雄”慢慢地走回台前。我们现在要“筑巢引凤”,把“巢”做好了,“凤”就来了。

(专访链接:吴威:一代人将老去,一代人正年轻|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关于供应链

诚好珠宝董事长刘文辉:

怎样算是好的宝石?什么算是好的颜色、好的精度?这些所谓的市场标准,实际上都是矿石产区自己下的定义。我想要开拓新的区域,找到新的矿区,建立新的原材料供应链,以我们自己的思路,塑造自己的珠宝文化产品,创造一个全新的赛道。

虽然目前仍有不少问题待解,但我相信凭借国内的代加工经验,向上游走,掌握供应链,我们一定会蹚出一条路来。

(专访链接:刘文辉:向上走,无问东西|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关于传承与创新

广州金瑞宝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受松:

我们非常尊重手工,尊重传统的传承,但这并不代表着不能创新。不能简单地把科技创新和传统手工看成对立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传统技艺为创新提供了依托,创新则能让传统手工更加省事和快捷。3D打印技术解放了部分生产力,让珠宝制作的工序更加简单。设计师们可以放飞想象,只要能设计出来,3D打印技术就能将它实现。

(专访链接:刘受松:制造与智造,“工厂佬”的新与旧|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关于设计和工艺

广州爱菲图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科:

停留在传统就会被市场淘汰。想要创新,首先要在深耕的产品领域把握住新生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其次要创新工艺,尝试生产跨材质的、多元融合的产品。

设计和工艺创新这两者就像鱼和熊掌一样,都重要。如果单有设计,没有工艺创新,产品还是无人问津,所以两者都要兼顾,它们是互相依靠的关系。

力创珠宝(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文权:

如果能够做到专注、专心、用心、诚心,很多人都能把工艺做好。

我认为目前番禺珠宝最大的挑战是,无论是建模造型还是手工制作,都非常地缺人才,现在入行的很少,人才已经断层了。设计是天马行空的,是无中生有的,没有传不传承的说法;而工艺却是一直流传下来的,是更值得去传承和推崇的。

广州天隆欣珠宝有限公司总监戚赓:

第一次创作是设计;第二次创作是工艺,没有工艺的支持,一切都是悬停在空中,空中楼阁,落不了地;第三次创作是通过品牌再把产品宣传推广出去。

我希望珠宝行业的工艺部分能够被真正意义地宣传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认识到,原来工艺是门手艺,学了之后一生都受用,还能养家糊口。

(专访链接:变化的劲风,在行业内外呼啸|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专题

【文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梅子仪 马华

【出镜/主持】和利

【拍摄/剪辑】陈俊彦 王萱

【海报设计】吴颖岚 谭唯

【统筹/策划】马华 和利 何伟贤

【制片人】和利 马华

【总监制】陈韩晖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内容支持:和记文化传播公司、宝创会传媒公司股票杠杆开户





Powered by 联华证券配资_炒股配资平台网_炒股股票配资网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