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干部主动投案!湖南省汩罗市农业农村局干部郑鹏被查配资炒股是什么,近两年多个“90后”干部落马
海宁发布《悦读·潮文》栏目,期待与你一起以新视角、新形式,展示潮城人文故事;以朴实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介绍海宁历史文化……
我们邀请大家执笔畅言,希望透过这些文字,进一步解读潮城海宁的文化内核,把有趣、生动的作品,带给广大读者。
出生盐官的现代著名教育家
郑晓沧,名宗海,海宁盐官人
现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史研究专家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委员
郑晓沧像(1959年)
郑晓沧是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终身奉献于
祖国教育事业的实践家
尤其是为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创办
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幼爱读“国学”
1892年9月27日,郑晓沧出生于海宁盐官一书香门第之家,其故居位于盐官景区堰瓦坝122号。
郑晓沧的祖父,名祖绳,系商人,但颇爱诗。父亲郑功懋,1897年考中举人,为清末民初海宁之社会名流,现代海宁地方教育创始人之一。
位于海宁盐官的郑晓沧故居
郑晓沧自幼聪颖好学,5岁开始认方块字。1897年6岁(光绪丁酉年),正式入书塾。读的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称为“三百千千”;另有一本是《启蒙鉴略》,作者为清初王仕云,郑晓沧的祖父以为记忆史实很重要,所以很重视这本书。8岁时,书塾不复存在,由父亲郑功懋上新课,每天早上到一里外的祖父工作处念书。早先读过《大学》《中庸》及《论语》,这一时期读了《论语》后半部,《孟子》全部,还有《诗经》《诗品》和《唐诗三百首》。1902年,海宁州城内办起“达才学堂”,这时的郑晓沧,开始从旧时家塾教育进入新式学堂。
1905年,14岁的郑晓沧参加清末科举最后一次的初级考试中秀才,名列第七,从杭州还到家乡,印红卷,拜亲友。从海宁州而言,已是几十年没有这样年轻幼童获隽的了。
后郑晓沧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次年升入正科。1912年(民国元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文科,1914年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矢志教育事业
郑晓沧深受当时“教育救国论”思想影响,自1918年在美国学成回国后,几乎一直在高等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六十年如一日,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他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东南大学)教授、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从1929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创办教育系,历任浙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师范学院院长等职。
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战火逼近杭州。是年9月,浙大西迁,为解决苏、浙、皖、闽、沪等地学生升学问题,浙大于1939年6月在浙南设立龙泉分校,郑晓沧先生受竺可桢校长之聘,任“特约教授”、龙泉分校主任,负责掌管龙泉分校事务。郑晓沧先生在龙泉前后生活了5年,直至1943年离开龙泉,调往浙大贵州总部。
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学生宿舍(1941年)
浙大龙泉分校校址选在龙泉县城郊外一个叫“坊下”的山村,教室与教学办公用房即是当地乡绅曾水清建于1921年的“曾家大屋”(现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在大屋前盖了一批草屋用作师生住房与食堂。
“坊下”虽稻花飘香,芳草萋萋,流水叮咚,山川胜美,文物茂盛,但毕竟地处乡野僻壤,环境艰苦,条件简陋。师生们在郑晓沧的带领下,潜心学问,以苦为乐,充满了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坊下村名更易便可见一斑。郑晓沧先生是海宁人,在海宁口音中“坊下”与“芳野”谐音,他以“芳野”一词替代坊下村名。对这一易名,郑晓沧先生还作过精彩的阐释:“芳野”意即芬芳满垄,桃李遍野。它既寄托了分校师生们坚定的办学信念,又表达了广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情怀。
在教育目标上,他主张培养“全人格”的人,既注重知识的培养,又注重道德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把教育同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在龙泉的校舍内,郑晓沧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优秀大学生。
浙江师范学院(现浙师大展出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晓沧继续担任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随浙大教育系并入新建的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前身),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学院院长。他集中精力研究外国教育史和浙江地方教育史,兢兢业业,为教育系学生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积累了不少译稿,撰写了多篇论文,同时,为浙江地方教育史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方位研究教育
郑晓沧研究教育,是全方位的。他在留美期间,接触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回国后,成了实用主义思想为主流的欧美教育理论的积极传播者。他根据中国国情,有分析地借鉴西方教育,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有他独到的见地,使中国教育快速走向近代化。儿童教育“童”为中心;师范教育,“德”为中心;大学教育,“学”为中心;成人教育,“实”为中心。郑晓沧又是民众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结合教学和中国实际,为高师编译了多种教材。
1957年,郑晓沧出席全国政协会议,针对学校招生骤加紧缩,不少青少年所面临之失学状况筹拟补救,提出“酌办大学推广班或夜大学、函授班(学校)、广播学校,推广中小学二部制,丰富青、少年宫”等建议,使青少年仍得系统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为国家储积后备力量。
在大学中,郑晓沧主讲过教育概论、教育原理、中等教育、教育社会学、普通教学法、英美教育书报阅读、外国教育史等课程。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著有《教育概论》《教育原理》《英美教育书报指南》《修学指导》《初级中学之职能》等教育著作;译有杜威的《予之教育信条》《儿童与教材》《兴趣与努力》《杜威氏之教育主义》《儿童与教材》《修学效能增进法》《东方白》等重要教育名著。
1962年,郑晓沧亲自担任文科教材《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的编译组组长,负责编译和校订工作。
郑晓沧一生在中国的教育园地耕耘不休,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作者:黄加平,中学高级教师,嘉兴市、海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HAINING
权威发布 民生服务
先关注 后星标
编辑:谭叶琳
大家都在看
1
从海宁坐直升机去上海,成功试飞!
2
武义县党政考察团来海宁考察
3 许红莲赴经济开发区调研“专精特新”企业 配资炒股是什么
浙江大学教育史海宁郑晓沧浙江师范学院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